<dfn id="twtuz"><label id="twtuz"></label></dfn>
      1. MBA哪些學校最好考?這些數(shù)據(jù)幫你分析調(diào)劑百科

        點擊數(shù): / 作者:小鷹 / 2018-07-25
        MBA考研
        前幾天,有一些小伙伴問小編“哪些學校最容易考?”,不少寶寶墻裂要求小編分析一下,今天考小編再給大家分析一下最容易考的院校~
         
        然而,考研難是眾所周知的,想不下苦功就考上是不可能的。考仕通MBA小編也相信,沒有難考的院校,只有不努力的考生。
         
        想要知道自己報考的院校好不好考,可以從以下這些數(shù)據(jù)進行分析,小編只能幫你到這了~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判斷一:計劃招生人數(shù)
         
        計劃招生人數(shù)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專業(yè)目錄里面有說明。通常情況下,招生人數(shù)和錄取幾率成正比。一些特別熱門的專業(yè),如果不知道具體招生人數(shù),很可能從報名的那一刻起已經(jīng)注定失敗。
         
        為了保險起見,同學們不能僅看今年的數(shù)據(jù),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數(shù)據(jù)。
         
        計劃招生人數(shù)越多,錄取幾率越大!
         
        在考仕通官網(wǎng)查看“招生簡章”,
         
        查看各院校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詳情
         
        判斷二:報考人數(shù)
         
        報考人數(shù)是一個比較關鍵的信息,從中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。雖然只能看到前幾年的數(shù)據(jù),但是足夠幫助你從中大致判斷出當年的報考情況。
         
        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(yè)報考人數(shù)非常多,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建議不要報考。
         
        判斷三:實際錄取人數(shù)
         
        通過這個大家能得知這個專業(yè)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,再結合去年專業(yè)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,可以判斷出該專業(yè)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。
         
        有一點要注意,有些高校個別專業(yè)實際錄取人數(shù)多于招生人數(shù),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(tǒng)。
         
        實際錄取人數(shù)一般在官方的研招網(wǎng)上可查到。如果沒有的話就是學校不公布該信息,需要在學校內(nèi)部打聽~
         
        判斷四:報錄比
         
        錄取人數(shù)除以報考人數(shù)就是該專業(yè)報錄比。這一數(shù)據(jù)直接反映出某專業(yè)的火爆程度。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(yè)報錄比達到10:1,甚至20:1。
         
        這反映的是名校熱門專業(yè)的真實考情。競爭如此激烈,能夠提前做到心中有數(shù),也可以鞭策自己加倍努力。
         
        判斷五:推免人數(shù)
         
        很多同學認為推免人數(shù)和考研沒有多大關系,這其實一種誤解。很多名校熱門專業(yè)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,有的甚至占了當年招生人數(shù)的一半甚至更多。于是留給統(tǒng)考生的名額就很少,考研競爭更加劇烈,所以各位同學在報考之前,必須搞清楚自己報考專業(yè)的推免人數(shù),若留給統(tǒng)考生的名額太少,就一定要慎重了。
         
        每年每個院校都會公布自己當年的推免招收的名單,大家可以留意各院校研究生官網(wǎng)的信息,用當年計劃招生總?cè)藬?shù)減去推免的人數(shù),剩下的名額一般就是考研招收的名額。
         
        判斷六:復試分數(shù)線
         
        復試線是最直觀的數(shù)據(jù),復試線越高,考研難度越大。此外,復試線還有校線和院線的區(qū)別。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(yè),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。學校給出的復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線。所以,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(qū)別。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(yè),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(qū)別。
         
        復試線在兩種情況下會失去參考價值,一個是復試比例過高,另一個是不同學校專業(yè)課試題難度差異太大。
         
        判斷七:復試比例
         
       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(shù)和進入復試人數(shù)的比例。
         
        教育部規(guī)定最低的復試比例為1:1.2,這就意味著,如果錄取10人,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,有兩個同學注定要當炮灰。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高達1:1.5,甚至1:2。復試比例如果偏高,就能說明兩個問題:1)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;2)復試競爭激烈、風險更大。
         
        判斷八:最終成績計算方式
         
        初試成績能夠多大程度上影響你的錄取結果,就要看總成績的計算公式,看看其中初試分和復試分占總成績的權重。有的學校初試分會占到總成績的70%,有的是初試、復試各占50%,有的學校就不看重復試,復試分只占總成績的20%、甚至10%。
         
        在對比不同學??佳须y度的時候,還要橫向考慮專業(yè)課試題難易度的差異,還有些學校不公開真題試卷,所以還要多方權衡。
         
        終極判斷方法
         
        去做做自己想要報考的院校的歷年真題,看看以你目前的水平,可以做到什么程度,在剩下的時間內(nèi),是否有把握可以提升至真題要求的水平。有些童鞋可能會說自己的考研院校并不公開真題,大家可以去網(wǎng)上找找學長學姐的回憶版!
         
        最后小編再提醒大家一句:備考期間一定要多搜集信息,并且多方面考察,這樣出來的結果會比較靠譜,如果指望通過一兩條規(guī)律就做出判斷,可能會有失偏頗~

        溫馨提示:
         
        為幫助考生及時了解2018年研究生調(diào)劑資訊,64調(diào)劑網(wǎng)特開通MBA/MPA雙證VIP調(diào)劑通道:
         
        QQ:536271226、536271227、536271228         立即調(diào)劑
         
        廣州調(diào)劑:15802027699 楊老師 13527750978 黃老師
         
        深圳調(diào)劑:13128764510 彭老師
         
        東莞調(diào)劑:13537285213 袁老師 15118545548 楊老師 15118402050 尚老師 15118425212 楊老師
         
        管理類聯(lián)考QQ群:575459032 歡迎互助學習、分享交流!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您關注:
         
        廣東研招網(wǎng):www.degreedu.com
         
        MBA教育網(wǎng): www.mba211.com
         
        MPA教育網(wǎng): www.mpa211.com
         
       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,婷婷在线无码精品,免费A∨一区二区三区AV,久久免费视频91

            <dfn id="twtuz"><label id="twtuz"></label></dfn>